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官方微信

投稿注意事项

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406,338
今日访问量: 906

期刊简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1992年8月创刊,为国内资深医学专业学术刊物,全国发行,正式标准刊号ISSN1005-8001,CN44-1391/R,88内页,双月刊,全铜版纸印刷。 

自2010年起已连续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选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年被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2022年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2024年继续被收录为“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此外,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博看网等数据库收录。

2017年荣获“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2018年获“广东省优秀期刊提名奖”。2020年在广东省第五届期刊优秀作品评选中本刊2019年第1期“RSNA专栏”和2019年第4期“影像医学英语阅读栏目”分获优秀栏目策划类一等奖和三等奖,2020年第1期杂志封面获优秀封面设计类二等奖。

本刊集中反映我国医学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领域的的新技术、新进展、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成果;坚持促进我国放射学领域学术交流的办刊目标;坚持实用和适用的原则,是一本面向中基层,针对性强,以继续教育为特色,图文并茂的医学影像专业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有:论著、综述、RSNA专栏、学术指南、实验研究、病例报道、影像诊断思维、论道核医学、病例诊断大赛、信息窗等。

2025年05期
介入放射学

CT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评估肝细胞癌TACE疗效的应用

张正宇;李胜;唐先志;郝清凡;周雪惠;张琪;张婉茹;谢兴武;

目的 探讨CT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在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10月—2025年4月59例肝细胞癌患者,平均(55.23±10.38)岁,均1~3个月内行TACE且7天内需再治疗。用320排CT行CE-Boost扫描生成碘图,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主观判断法(A法)与CE-Boost碘图成像法(B法)评估肝细胞癌TACE疗效的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CT CE-Boost检查前DSA共检出88个病灶,DSA复查阳性结果为63例(DSA阳性组),阴性结果25例(DSA阴性组)。DSA阳性组肿瘤活性区碘图净增强CT值[(25.80±6.72)HU]高于阴性组[(13.38±5.27)HU,P<0.001];B法曲线下面积为0.925(最佳截断值:17.43 HU),诊断准确性显著优于A法(89.78%比69.32%,P<0.001)。结论 CE-Boost技术通过碘图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较准确地评估肝细胞癌TACE术后肿瘤活性,相比依据肝细胞癌治疗反应的主观判断法具有更高的评估效能。

2025 年 05 期 v.34 ; 十堰市引导性科研项目(24Y125、24Y134)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3D打印模板在辅助肺部小结节定位术中的应用研究

赵文思;黎文剑;陈彬彬;郑超;

目的 分析3D打印模板对辅助肺部小结节定位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40例周围型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传统Hook-wire法组、Hook-wire法联合3D打印导航组、新型定位针联合3D打印导航组,每组各80例,最后排除3例脱钩患者,总计纳入237例。传统Hook-wire法组患者仅采用传统Hook-wire针定位;Hook-wire法联合3D打印导航组采用3D打印模板辅助定位并联合使用Hook-wire定位针;新型定位针联合3D打印导航组采用3D打印模板辅助定位并联合使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肺结节定位针定位。记录三组患者定位术时长情况,并比较三组患者定位术后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根据术后结果分析,两组采用了3D打印模板辅助定位技术的患者在定位手术时间、气胸以及出血方面均优于传统Hook-wire法组(P<0.05);此外,即使仍使用传统Hook-wire定位针,在联合了3D打印模板辅助定位后,其气胸与小于5 mm出血宽度的发生率与使用新型定位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3D打印模板辅助能够有效提高病灶定位效率,可有效减低肺部结节定位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定位手术时间。

2025 年 05 期 v.34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一般项目(20220915010)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心胸影像学

基于人工智能测定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联合斑块及临床指标预测冠心病心肌缺血

李萌;沈佳诚;张亦弛;王飞飞;倪健坤;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斑块参数及临床指标构建的联合模型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值将患者分为心肌缺血组(CT-FFR≤0.8)和非缺血组(CT-FFR>0.8)。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分析CT-FFR与FAI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两组在吸烟、高血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左前降支FAI(FAI-LAD)、左回旋支FAI(FAI-LCX)、斑块周围FAI、总斑块数、钙化斑块数、混合斑块数、非钙化斑块数、最大狭窄程度、斑块长度、斑块体积、纤维成分体积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FFR与FAI-LAD(r=-0.193,P=0.007)、FAI-LCX(r=-0.245,P=0.001)及斑块周围FAI(r=-0.178,P=0.013)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血压、中性粒细胞计数、FAI-LCX、总斑块数、非钙化斑块数、最大狭窄程度及斑块长度为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优(AUC:0.881,95%CI:0.834~0.927,敏感度77.5%,特异度84.9%),其表现优于斑块模型(AUC:0.829,95%CI:0.770~0.889,敏感度86.5%,特异度68.9%)、FAI模型(AUC:0.629,95%CI:0.551~0.708,敏感度74.2%,特异度47.2%)和临床参数模型(AUC:0.650,95%CI:0.574~0.726,敏感度47.2%,特异度76.4%)。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广泛的阈值概率范围内,联合模型的净获益值高于其他所有模型。结论 FAI联合斑块特征及临床指标构建的模型对于临床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 年 05 期 v.34 ; 苏州市临床重点病种诊疗专项项目(LCZX202025);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级科研课题项目(YK202022)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光谱CT碘浓度联合影像特征对食管鳞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李苗苗;郑欢欢;李晓冉;朱妍;刘松;周科峰;

目的 探讨光谱CT碘浓度联合影像特征在术前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104例食管鳞癌患者,T1期19例,T2期13例,T3期71例,T4a期1例。评估CT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位置、最大截面厚度、长径、纵轴长径、周占比、环周征、外轮廓光整、低强化外壁征,并测量动脉期碘浓度。比较各参数在不同组间(T1期比T2~4期、T1~2期比T3~4期)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不同组间的独立鉴别诊断因子,并构建联合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T1期组与T2~4期组、T1~2期组与T3~4期组间在碘浓度、病灶厚度、长径、纵轴长径、周占比、环周征、外轮廓光整、低强化外壁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碘浓度、病灶厚度、周占比是鉴别食管鳞癌T1期与T2~4期的独立因子,三者联合模型鉴别诊断T1期和T2~4期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44(95%CI:0.725~0.963),高于碘浓度(Z=-2.232 ,P=0.026)、周占比(Z=-2.908,P=0.004),而与病灶厚度的诊断效能不具有统计学差异(Z=-1.013,P=0.311)。碘浓度、病灶长径及外轮廓光整是T1~2期与T3~4期鉴别诊断的独立影响因子。三者联合模型鉴别诊断T1~2期和T3~4期的效能最高,AUC为0.788(95%CI:0.684~0.891),显著高于碘浓度(Z=-3.359,P=0.001)、外轮廓光整(Z=-3.009,P<0.001),而与病灶长径的诊断效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Z=-0.850,P=0.395)。结论 影像学特征较光谱CT碘浓度对术前食管鳞癌T分期的的诊断效能略高,而二者联合进一步提高了食管鳞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

2025 年 05 期 v.34 ; 2024年江苏省干部保健科研课题(BJ24034)
[下载次数: 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腹部影像学

基于CT平扫图像影像组学预测初发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研究

吴尚娥;管俊;刘原庆;付锐;冯飞文;胡粟;

目的 基于初发急性胰腺炎(AP)患者72 h内首次CT平扫影像数据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AP严重程度,为AP的早期分层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560例首发A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修订版Atlanta分类标准将AP患者分为轻症组(518例)、中重症组(42例)。采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对所有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392例)和验证组(168例)。在CT平扫图像上手动勾画全胰腺,用FeAture Explorer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应用逻辑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轻症组和中重症组的临床独立预测因素。采用BISAP评分结果和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建立临床模型。整合临床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量化评估模型的诊断性能。使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约登指数进一步评估预测准确性。结果 最终筛选出15个预测能力显著的影像组学特征及2个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年龄、住院天数)。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848(0.768~0.928),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AUC为0.930(0.886~0.975),均高于临床模型[0.810(0.716~0.904)]。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敏感度(0.836)与特异度(0.889)较为平衡,约登指数(0.725)高于单独的影像组学或临床模型。结论 CT平扫胰腺影像组学模型早期预测AP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价值,联合BISAP评分为AP患者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

2025 年 05 期 v.34 ; 江苏省科教能力提升工程(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SDW202242)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低剂量双能CT评估低对比度肝转移瘤

郭晓婷;崔恩铭;崔晋;雷燕;伍柏鸣;郭云峰;罗至忻;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提升低剂量双能CT(LD-DECT)肝脏增强图像质量及低对比度肝转移瘤诊断效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肝转移瘤患者的上腹部LD-DECT增强扫描门脉期图像,分别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及DLIR的中强度(DLIR-M)和高强度(DLIR-H)重建40、50、60、74、100、120、140 keV 7个能级共21组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对各组肝实质、门静脉、竖脊肌和低对比度肝转移瘤进行测量,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由两名医师评估低对比度肝转移瘤的诊断率。结果 各组VMI的噪声、SNR和CNR随着keV增加而逐步下降。与ASiR-V相比,DLIR显著降低相同能级图像噪声,提升CNR和S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LIR-H 40 keV图像背景噪声高于ASiR-V 50%74 keV图像(等同传统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120 kVp-like),肝实质及门静脉在低能级(40~60 keV)DLIR-H图像的SNR明显高于ASiR-V 50%74 keV重建图,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低对比度肝转移瘤在低能级(40~60 keV)DLIR-H图像的CNR(7.44±3.22、7.43±3.15、7.32±2.97)明显高于ASiR-V 50%74 keV重建图像(4.97±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位医师对低对比度肝转移瘤诊断率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65~0.90),DLIR-H 60 keV VMI的病灶诊断率最高(医师A:98.81%,医师B:98.21%),显著高于ASiR-V 50%74 keV图像(医师A:73.81%,医师B:72.62%),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与DLIR-H 40 keV和50 keV图像的病灶诊断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DLIR-H 40 keV图像在SNR、CNR和病灶诊断率方面优于ASiR-V的传统能级(120 kVp-like)图像。结论 DLIR能极大提高LD-DECT肝脏增强图像质量,提升低对比度肝转移瘤的诊断率,有望使低keV能级的VMI常规图像用于肝转移瘤筛查。

2025 年 05 期 v.34 ; 江门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24YL01033)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卵巢实性肿物并周边囊肿征——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的特殊MR征象

陈苑;段宏璐;陈梦婷;魏晓婷;魏帝;严鑫宇;吴迪;

目的 总结并分析伴周边囊肿征的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OTFT)的MRI表现,分析该征象对OTF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5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卵巢OTFT病例,所有病例均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并于术前完成盆腔MRI检查。统计周边囊肿征的发生率并评估其对诊断的影响,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在认知该征象前后(间隔6周)独立阅片,并比较两次阅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14例OTFT中33例(28.9%)存在周边囊肿征(A组),与81例无周边囊肿征(B组)相比,A组发病年龄更高[(52.7±14.8)岁比(44.4±15.4)岁,P=0.026]、绝经后人群比例更高(63.3%比39.2%,P=0.024)且子宫内膜增厚发生率更高(26.7%比8.6%,P=0.027)。MRI上A组所有病灶均表现为实性肿块伴有周边囊肿,实性成分均匀或稍不均匀,可伴微小坏死/囊变。周边囊肿表现为单个规则囊肿(15例),单个不规则囊肿(6例),多发规则囊肿(5例),多发规则及不规则囊肿(7例)。认知周边囊肿征前,两名放射科医师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7%和71.1%,学习该征象后其诊断准确率提升至86.0%和88.6%。结论 卵巢实性肿物并周边囊肿征是OTFT的特殊征象,准确识别该征象有助于OTFT的诊断。

2025 年 05 期 v.34 ;
[下载次数: 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核医学

帕金森病18F-FDG和11C-CFT双示踪剂PET显像研究

那孜木古丽·木塔尔别克;秦永德;张奇洲;李毓斌;

目的 评估联合应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脑代谢与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11C-CF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帕金森病(PD)诊断、鉴别诊断及疾病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33例具有典型PD临床症状的初诊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18F-FDG和11C-CFT PET扫描。11C-CFT分析:运用兴趣区(ROI)技术定量测定PD组和健康对照组左右尾状核、前壳核及后壳核的标准摄取值(SUV),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根据Hoehn-Yahr(H-Y)分期标准把33例PD组分为6个亚组(H-Y 1期5例、H-Y 1.5期7例、H-Y 2期5例、H-Y 2.5期6例、H-Y 3期8例、H-Y 4期2例),利用统计分析纹状体DAT摄取值与6个亚组之间的相关性;再利用单因素ANOVA检验分析6个亚组组间纹状体DAT摄取值的差异;并对尾状核、前壳核及后壳核的不对称指数(SAI)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1C-CFT显像:PD组双侧后壳核及对侧前壳核放射性摄取低于健康对照组(对侧前壳核:1.83±0.44比2.24±0.50,对侧后壳核:1.31±0.28比2.03±0.58,同侧后壳核:1.56±0.36比2.03±0.58,P<0.05),且呈现明显不对称分布,SAI存在显著差异(前壳核:4.58±3.39比2.45±2.14,后壳核:8.53±7.54比1.69±1.62,P<0.05);PD组与H-Y分期相关性分析:对侧尾状核(r=-0.259)、同侧尾状核(r=-0.271)、对侧前壳核(r=-0.341)、同侧前壳核(r=-0.314)、对侧后壳核(r=-0.255)、同侧后壳核(r=-0.327),后果提示PD组纹状体DAT摄取值与H-Y分期均存在负相关;6个亚组组间差异分析发现H-Y 1期、H-Y 2期、H-Y 4期在同侧尾状核、对侧及同侧前壳核、对侧后壳核间存在显著差异,补充证实PD组DAT摄取值与疾病分期及严重程度的负相关性。18F-FDG显像:在PD组中,25例(75.7%)表现为双侧壳核、尾状核及丘脑代谢增高,24例(72.7%)表现为顶叶代谢减低,12例(36.3%)表现为额叶代谢减低,20例(60.6%)表现为颞叶代谢减低,4例(12.12%)表现为枕叶代谢减低;随着病情进展,FDG代谢程度越低、累计范围越广泛,这已成为支持PD诊断的关键影像学特征。结论 联合18F-FDG和11C-CFT PET显像可有效辅助PD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评估。

2025 年 05 期 v.34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17101)
[下载次数: 1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诊断及与其他WHOⅠ级脑膜瘤的鉴别

吴霜;梁宗辉;

目的 探讨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特点,并与其他WHOⅠ级脑膜瘤进行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6例血管瘤型脑膜瘤及67例其他WHOⅠ级脑膜瘤患者MRI图像资料,定性参数分析各组MRI各序列信号特征,包括边界、分叶、囊变坏死、脑膜尾征、钙化、出血、邻近颅骨骨质改变、T1WI信号、T2WI信号、瘤周水肿及流空血管。定量参数分析包括ADC值及强化程度比值。对各组定性及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例血管瘤型脑膜瘤中,4例T2WI为等信号,12例T2WI信号为稍高信号;8例瘤周水肿为重度,4例为轻度,4例为中度;12例(75%)显示流空血管,T2WI信号、瘤周水肿及流空血管征象与其他各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型脑膜瘤ADC值及强化程度平均值分别为(1.16±0.19)×10-3mm/s2、4.74±0.53,与其他各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分叶、囊变坏死、脑膜尾征、钙化、出血、邻近颅骨骨质改变及T1WI信号与其他各亚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T2WI高信号,可见流空血管,瘤周水肿及强化程度明显,实性成分有较高的ADC值。

2025 年 05 期 v.34 ;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医学创新“种子基金”项目(JZ-2021zz07); 2024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24ZDXK0061)
[下载次数: 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病例报道

肝圆韧带裂-前腹壁间包裹性脂肪坏死一例

段慧敏;张琳;

包裹性脂肪坏死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病理状态,常见于腹部或乳腺区,是由创伤或缺血性损伤导致脂肪组织变性的结果。本文报告了一例54岁因上腹部不适就诊男性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圆韧带裂-前腹壁间病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包裹性脂肪坏死。包裹性脂肪坏死少见且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因此临床需重视病史、影像动态变化,以减少误诊风险。

2025 年 05 期 v.34 ;
[下载次数: 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影像诊断思维

小肠系膜肿物的影像诊断思维

胡兆申;姜慧杰;孙中琪;李聚贤;梁宗辉;

小肠系膜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缺乏特异性。本文介绍一例小肠系膜平滑肌肉瘤,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重点阐述小肠系膜肿瘤的影像诊断思维,以提高影像医师的诊断水平。

2025 年 05 期 v.34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2022H003); 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学科(2024ZDXK0061)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病例诊断大赛

“臣心对比”病例诊断大赛(第四季)第三期病例

<正>病例5病例资料:男,49岁,体检发现右侧胸腔肿物4天。病程中无胸闷气促,无头痛、盗汗,无明显进行性消瘦,无呕血黑便,无呛咳,无声音嘶哑。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患有高血压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否认“肺结核、肝炎”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中毒史、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按规定。

2025 年 05 期 v.34 ;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稿约

<正>《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辟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指南、实验研究、病例报道、专家专栏等栏目。1.投稿须知1.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逻辑性和实用性,各类型文章无严格字数限制。请采用网上投稿(文本投稿时应附单位盖章的投稿证明,并在投稿时上传其扫描件)。使用其他医院资料者需提供该医院的投稿证明。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510080;电话:020-87331859或020-87755766-8470;Email:yxzdyjr@126.com;官网:www.yxyjr.com。

2025 年 05 期 v.34 ;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期刊信息

刊名: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创办日期:1992年8月  

刊期:双月刊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总编辑:孟悛非  

常务总编辑:杨建勇

电话:020-87331859

020-87755766-8470

邮箱:yxzdyjr@126.com

投稿网址:www.yxyjr.com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8001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91/R

邮发代号:46-221

地址:广东广州越秀区竹丝岗二马路5号龙珠大厦写字楼2楼

邮政编码:510062

 

数据库收录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